第 12 章 商业模式五:用户生成内容

你可能觉得Facebook、reddit和Twitter等均属于媒体网站,其实这么认为也有些道理,毕竟这些网站都是利用广告来盈利的。但此类网站的首要目的是将用户聚集在一起,组成在线社区并生成用户内容。一些拥有类似目的的网站,如维基百科(Wikipedia)等,则依靠捐款等其他方式来盈利。

我们称这类公司为用户生成内容 (User-generated Content,UGC)网站。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网站视作一种单独的商业模式,这是因为其核心关注点在于培养一个能够生成内容的活跃用户社区;失去了用户活动,此类网站也就失去了生命力。如果你的创业公司属于UGC模式,则本章会对你需要跟踪的指标做出一些解释。

此类商业模式需重点关注优质内容的生成,此内容不仅局限于帖子的发布与上传,还包括投票、评论、不良内容举报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活动。UGC指优质内容与糟糕内容之间以及内容生成者和潜水者之间的比例。这是一个参与度漏斗 1 ,与传统电商模式的转化漏斗十分相似。二者之间的唯一差别在于,转化漏斗的最终目的是购买行为的发生,而参与度漏斗则旨在不断提高用户参与度,让潜水者参与投票,投票者参与评论等。

1 Altimeter集团的沙琳·李称之为参与度金字塔。

维基百科就是UGC网站的一个典型例子。优质、可靠、引用完整的内容是网站的有利条件,而网络论战或各执己见的编辑者对词条的反复编辑,则会有损网站的质量。正如电商网站利用多级漏斗来分析买家在购买流程中的行为一样,UGC网站会以特定方式来测量用户参与度。UGC网站的收入往往来自广告或捐助,但这只不过是能够提高用户参与度的核心业务所带来的附属品。

假设某社交网络主要关注链接的分享,例如reddit等。任何人都可以阅读网站内容,并利用分享按钮在网站上共享文章。注册用户可顶/踩网站上的文章、评论他人文章、发布自己的文章、创建属于自己的话题讨论组,并且可以给其他用户发私信。

从毫无参与度可言,到只碰巧来过一次的访客,再到深度用户,用户参与度的高低形成了一个天然漏斗。网站的核心功能之一便是获取一次性访客,将其转换成注册用户,并最终使其为网站内容做出贡献。图12-1为参与度漏斗的一个实例,并列出了reddit、Facebook和YouTube所划分的段位 。但请注意,并非所有UGC网站都包含以下全部段位。

{%}

图12-1:全球各社交网站都希望得到用户的芳心

这种参与度逐渐增高的模式不仅适用于网站,而且作为一种原型已在线上发生了数次。Twitter与reddit的参与度类似,用户可在上面聊天、分享链接并对其进行评论。区别在于,Twitter里没法“顶”和“踩”,而只能转发(retweet)和屏蔽。Flickr2 、Facebook、LinkedIn3 和YouTube的参与度层级划分大致相同。除以上媒体模式中列出的几项指标外(如图12-1所示),UGC公司还应关注以下关键指标。

2 雅虎旗下的图片分享社区。——译者注

3 职业社交网络。——译者注